跨境人注意!违规换主体被查,平台&税局双重追责!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0 月起,亚马逊、速卖通、Shein 等平台已启动首次涉税信息报送,覆盖卖家身份与三季度收入数据。
但不少卖家却在换主体上栽了跟头:
有服务商因推香港主体避税业务被约谈删广告,
更有卖家换号后直接触发锁区封号。
你的合规操作准备好了吗?

一、监管划红线:两类违规行为被政策明确叫停
批量拆分收入 "洗税":平台需如实报送经营者收入信息,不得剔除任何收入类目。
部分平台为从业者批量办理个体户登记、将经营收入转为 "个人所得" 的行为,直接违反了收入性质认定的核心条款;
而中介教唆的分拆收入操作,更是违反了相关要求。税务部门明确表态,此类通过主体转换篡改收入属性的行为,属于故意逃税,必将依法追究责任。
境外空壳主体避税:针对境内经营者通过境外注册逃税的行为,现行政策构建了多重监管防线。利用境外导管公司转移利润、无实质性经营活动的,税务机关有权重新定性并追征税款。

二、换主体:政策界定合规与违规边界
1、合规变更有明确政策依据:对于购买他人店铺后因原店主失联需变更主体的情况,店铺季度内变更经营者的,平台需同时报送变更前后双方信息及对应时段收入。这意味着,只要完成合法的产权交割、签订规范的授权协议,明确税务责任划分,此类变更属于政策允许的正常操作,但需留存完整凭证备查。
2、避税变更踩中政策雷区:试图通过香港等境外主体避税的卖家,正触发政策预警。
亚马逊等平台按要求需核验经营者身份真实性,境外主体需提供更完整的资质证明;对利用境外主体转移收入的行为可追溯核查,如因缺乏审计报告、完税证明等合规材料,极易被判定为故意避税。

三、保命建议!现在补救还来得及
24 小时自查收入真实性:对照平台后台流水,梳理是否存在劳务报酬转经营所得、多账号分拆收入等情况。年销售额超 500 万的卖家,需立即登记为一般纳税人,避免被强制追缴。
补齐合规三件套:若已注册境外主体,务必准备好审计报告、跨境完税证明、真实交易合同。
拒绝黑中介套路:那些宣称 “注册公司零税负” “分拆收入查不到” 的中介,本质是在教唆犯罪。可咨询税务部门认可的合规机构,利用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合法节税,而非逃税。
政策是合规的底线,不是规避的障碍。守住政策红线,打磨合规硬实力,方能穿越行业洗牌期。
10 月 24日,【新规之下・合规致远】, 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与政策落地实战峰会。
跨境财税合规,跨境电商卖家到底如何合规?参加这次活动,一目了然,拒绝焦虑,拒绝被忽悠!现场拆解报送政策。
想避开试验品陷阱的老板,抓紧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 合规这场仗,早准备才能赢!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当“知识库”变成“信息黑洞”,我用PandaWiki解决了所有问题!
上一篇:案例分享|不适当库存调查+指定asin的视频审核,如何救回店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