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夫妻在SHEIN做跨境,年收超千万

卢松松 2025-08-01 1850


透过跨境电商,珠宝小镇“点石成金”



——套装类或者盲盒类的饰品要怎么上架到SHEIN

——下半年的重点开发方向有哪些

——现在应该开始哪些节点的备货准备

......”

这是一场人头攒动的“饰品出海”跨境电商经营分享会的现场。

如果说2024年产业带商家对于跨境电商的态度仍处于投石问路,那么2025年更多卖家开始相信精细化的经营策略才是长期发展的正解。

一场接一场“不愿散场”的跨境电商分享会背后,是数以万计的产业带卖家正在积极求变的新共识。当下,国内时尚行业年产值已达万亿,其中珠宝外贸表现尤为亮眼,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珠宝行业出口额增长14.7%至358.3亿美元,增速持续强劲。

图片

多款广州珠宝产业带饰品正出海热卖

从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到汕尾、汕头,岭南的珠宝产业星罗棋布,聚点成链又结链为网,织就了庞大的产业版图。置身于产业带一线,就能一窥这些传统珠宝企业借力SHEIN,逐步锤炼出“按需供应链”智造能力及跨境经营能力,让全球亿万消费者实现“珠宝自由”。

图片

用“钻戒”当“村口”的岭南小镇

从广州市中心向东南驱车约25分钟,会看到一座横跨四车道马路的巨型钻石霓虹门框。这里就是番禺大罗塘村,当地人更习惯称之为“大罗塘珠宝小镇”,巨幅广告牌仍高调宣示着其鲜明的产业标识——“世界珠宝,番禺造”。

图片

大罗珠宝城街口的“钻戒”标识

如果回看“来时路”,产业萌芽可追溯至1980年。当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广东开始发展金银珠宝的“来料加工”业务。乘政策东风,香港珠宝商人率先送来订单,随后港澳企业携设计图纸和全球订单蜂拥而入,一时间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和珠宝商来到广东“挖宝”。

“前店后厂”是最初盛行的珠宝生意模式:港澳地区凭借贸易、语言、交通运输等优势,成为接单的前端“门面”;而工艺精湛、劳动力充足的珠三角地区则担当起“后厂”角色,专注于加工制造。各类材质和工艺的珠宝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贸易版图的扩大,广州迅速形成了大罗塘珠宝集聚区、沙湾珠宝产业园等产业经济圈,并辐射至东莞、汕尾等地。昔日的零星作坊,逐步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全球珠宝产业集群。

沉淀了四十年的传统产业,近两年迎来了更剧烈的新变化。

“夫妻档”创业起家的尚富顺,两三年前初闻跨境电商,今年他发现不少新老客户乃至昔日老板都在探索这一领域。对于广东珠宝卖家而言,SHEIN因其强时尚属性、年轻且高黏性的优质客群、广泛的时尚消费客群,备受青睐。尚富顺庆幸自己2023年便在SHEIN上开店,如今已是年销额千万的大卖家。

诸多迹象表明,跨境电商正深度重塑珠宝产业带。首批入驻的商家已意识到,将传统老款简单“平移”上架已难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好的成绩,他们需适应海外设计理念、提升品牌定位等,这些都在上探产业带企业的转型决心与勇气。

不仅广州,东莞长安镇的不锈钢首饰、汕尾海丰县的银饰彩宝、深圳的金饰等,都展现出相似的轨迹:兴起于传统外贸,转型于跨境电商,在周期更迭中向产业链更高附加价值的环节攀登。

图片

“绝处逢生”的夫妻档

踏进番禺大罗塘村,街道两侧看似寻常的厂房里,正悄声上演无数致富故事——许多年营收千万级的跨境创业者正是从这里一步步出海,闯出名堂可谓是卧虎藏龙

尽管朴实的厂房与街铺难窥番禺商人的生意版图,但走进尚富顺珠宝厂的会客厅,除了广东老板标配的茶桌,一眼就能看到三面玻璃展柜陈列着数百款跨境电商爆品。据透露,这些饰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我们卖银饰、铜饰、莫桑钻,看这个金光闪闪的首饰套装,夸张吧?今年中东卖得特别爆”,说起市场认可的产品,纵使从业十余年,尚富顺仍难掩眉眼间的兴奋。

回想几年前,传统订单锐减迫使尚富顺几十人的工厂迅速缩水至3人,他和妻子不得不广寻商机,“当时广州珠宝协会推荐了SHEIN,协会的朋友跟我们说要‘创造新的可能性’”。跨境开店至今,尚富顺的工厂不仅早已恢复原有规模,更持续扩招、拓展合作厂商,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好在当年做了SHEIN,我还记得第一笔订单发货手忙脚乱,找人来修打标机标签贴歪了重新做担心消费者不喜欢,反复包装了好久”,而如今店铺多款脚链、项链、手链周销超千单,仓库内堆满装着周转速度极快的爆品“飞机盒”“这些不能叫库存,是马上售罄的爆款的备货”。

图片

尚富顺正查看销往中东的项链

在交谈中,尚富顺几次强调“过去做工厂缺乏销售思维”,他认为真正面向市场的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知道市场要什么”,即选品和设计能力。工厂思维侧重于接单并按时交付,容易忽视流行趋势、市场风向,“以前看到一个产品第一个想法不是它包含什么流行元素,而是怎么做成3D图纸去建模”。

二是“知道市场在哪里、在干什么”,比如上半年是中东的斋月,不仅产品需结合中东特色的钩花、月亮和面纱造型,在营销活动的选择和上新的节奏上也必须提前排布。

“SHEIN正好发挥了我们的优势,又补齐了我们的盲区”,尚富顺指出,SHEIN对于电商基础薄弱的产业带卖家非常友好:买手团队的有问必答、对潮流趋势的及时捕捉与赋能、细分海外国家市场的节日与消费节点分享、按需供应的数字化工具,还有针对优质商家给差异化的打标推荐等,在这里出海好似找到了一条从“选品-生产-营销”全链路增长路径。

图片

出海氛围点燃小县城

自广州、深圳到东莞、汕尾,跨境电商带来的“出海热”恰如当年港商送来的海量订单,从发达的一线城市快速渗透至二三线产业带,好生意更快速往产业链上游传导。

进入汕尾海丰县,在通往珠宝首饰批发市场的沿途上,“大量现货,尺码齐全”“XX专业户”“厂家直销”等招牌林立。这些早已融入当地人生活的“商机线索”,勾勒出县城的产业底色。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广告牌已出现“电商”“出海”“出口爆款”等字样,可见比起“传统外贸”,当地企业正把跨境电商视为新未来。

在海丰县的一片工业园里,卖家吴超的饰品厂刚完成一次搬迁——从分散在汕尾和东莞的几间租赁厂房,集中到自购的3000平方米新厂区。这个决定背后,是他与SHEIN合作四年带来的底气,“这些带小爱心和星星的款式,都是根据买手给的市场趋势开发的,上架就成了爆款。”他指着流水线说,“如果不做跨境电商,我们可能还在等贸易公司下单。”

“以前我们就像蒙着眼睛干活”,吴超如此形容父辈的代工模式,为迪士尼等国外品牌加工饰品,但订单量饥一顿饱一顿,缺乏稳定的保障。

SHEIN开店后,尽管缺乏电商经验,但凭借扎实的产品力与成熟的视觉能力,吴超初期就迎来了不错的业绩:第三个月时单月销售额逼近百万,如今更是年销稳超2000万元。

随着合作深入,SHEIN对产业带企业的赋能也在呈阶梯式推进。

初期以即时的销售反馈培育工厂型企业的市场敏感度;中期卖家逐步掌握备货履约节奏后,SHEIN买手会提供针对性的趋势及风格赋能,比如买手建议吴超尝试的“儿童饰品”赛道,成功将其设计与生产能力转移至产品空白更大的品类中;数字化后台工具助力卖家快速掌握“按需供应”的实操逻辑,避免盲目扩产导致的损耗。

这种“趋势+数字化”的赋能模式,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从“订单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过渡:基于产业带优质的原料供给、上下游的紧密配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迭代能力,越来越多的汕尾饰品商家开始讨论“消费者最近喜欢什么”而非“客户这次要什么”

在此过程中,SHEIN等跨境平台加速了这场产业转型。

而广阔的全球珠宝消费市场里,热衷一次购入十余件新潮珠宝首饰的海外消费者,正守在屏幕的另一端等待更多闪亮新款。

end


·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转载请联系:q614997978

商务合作:ennews8889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突发!香港教育资助重大调整!两年居港门槛,高才优才子女何去何从?

上一篇:爱了爱了~ 闯入一个神仙小类,有一个不卷价格的BS领头大哥真的很安心!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卢松松

这才是正牌卢松松的公众号,每天推送有技术含量的文章,没事来看看.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