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亚马逊蓝海产品的开发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Lenry上周组织了一场为期一周的快闪分享(如下图),围绕利润定位,探讨如何挖掘蓝海产品,如何拆解产品机会和推广策略?以下是快闪精华内容。比较适合团队资源较弱、启动资金少,或希望降低库存资金风险的中小卖家学习参考。
首先蓝海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基于以上特点的蓝海产品,如何准确找到蓝海呢?主要是看两方面,竞争和需求。核心就是找大需求市场下的竞争小的利润型产品或小众解决方案(这里将产品叫方案)。
|
|
|
|
那围绕这个出发点,我们拆解蓝海有几个前提:
第一,市场本身需求规模比较大。偶然的、不稳定的需求市场开发出来,不存在长期机会,风险也比较高。
第二,产品的用户需求真实存在。每一个需求都应该有明确来源,而不是拍脑袋构思想象出来的。
第三,蓝海产品创新具备延展性。产品创新一定有明显的特征规律,而不是基于单点出发的,不然很难形成规模和优势沉淀。
基于这三点前提,那我们就可以明确蓝海产品开发的待办任务清单:
1、销售数据的量化分析
2、需求来源的精准挖掘
这两个待办任务清单其实就是蓝海产品的开发模型,接下来我们一个个拆解。
之前有运营问到,老板要求保证产品推新后100%有利润才能上架,不能达到就不上架,这个问题如何解答呢?
我给出的思路是以自身公司内部的能力和资源结构出发,以数据结果为导向,寻求符合公司投资收益模型的产品方案,并量化分析可行性,最好的方向就是从财务成本结构出发,做方案定位,然后来寻找匹配财务成本模型的商品。
首先,从财务成本出发,对应到产品,什么属性和成本是高相关的?那就是材质——纸,木头,铁,树脂,无纺布,玻璃,不锈钢,每一种原材料的成本是高度透明的。
即我们要找到低成本采购,高利润销售,投资回报率要到200%以上的产品类型,基本上就是以下几种组合:
针对这个开发模型,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如果优化包装到小号标准件,利润还可以扩大。那基于这个案例,我们还可以如何延伸成系列化开发?围绕这个案例的卖点:糖果袋、情人节主题,那什么节日与糖果充分相关?是不是万圣节?复活节的鸡蛋里面是不是也是装的糖果?开学了,小孩子上学了,是不是也会带糖果去学校和同学分享?
所以我们只要以用户的需求场景去拓展,就可以拉出来一整条产品线,围绕垂直供应链的优势不断积累。抛开产品,着重人群,人群有限,需求无限;需求有限;场景无限,横向和纵向都可以延伸,产品开发的视野就会打开。
当然,我们能想到的方案,市场对手一定能想到,而且门槛极低,那我们要如何持续在产品上保持优势?跟大家分享5个我们今年跑出来的利润模型:
关于第4点,可能大家理解比较难,给你们看两个案例:
第一个,普通的游戏产品定义为老年痴呆治疗产品,利润暴增。
第二个,3C类目内卷厉害的海洋灯,定位自闭症儿童治疗产品,利润暴增。
小案例,大切口,案例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模型背后的逻辑。所以说,普通产品功能迁移到细分人群做专业功能,是不是蓝海?脱离数据,去研究人群,思路打开,你就会有做不完的产品。从产品思维转换到用户思维,学习任务就变化了,我们要学习如何研究用户,而不是研究产品。
当你发现一个高利润案例,要去思考这个案例是如何解决需求的,这个需求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溢价,这类人群有没有其他类似需求可以解决?这类需求有没有其他类似人群可以解决?爆品做细分,不是细分做爆品,不要反过来。其他主题我就不展开了,大家自己去发现,总结一句就是:
从财务成本结构出发,找到材质切入口和产品的FBA配送费切入口,去找到优化产品包装的创新方案,找到利润杠杆。
在亚马逊站内,需求的来源我总结为3类策略:
从词属性出发去找垂直细分的需求来验证案例的可行性,可行性包括:销售规模、市场竞争度、推广成本、推广周期、投资回报率等...蓝海产品的盈利方向比较适合的是做产品溢价,那产品溢价的方向是更适合非标性需求,即产品不仅可以实现功能价值,还可以实现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等...围绕基础款产品做非标性需求,就成为了蓝海的核心策略之一。
为什么是围绕基础款产品呢?因为蓝海策略并不是创新,我们的所有聚焦点应该是在思考用户的需求,而不需要为产品的供应链,成本,渠道去花时间,而且蓝海策略也需要保证市场的接受度,而不是靠盲目测试,所以选择基础款热销品作为基底去做差异化创新,保证供应链和需求规模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实现非标需求满足带来的溢价,就是我们的核心定位。这一点非常重要,决定了我们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那基于这个认知,再结合美国的节日文化,仪式感文化,普通产品包装成礼物,就成为了蓝海非常有价值的一个策略方向,那基于搜索词来挖掘蓝海需求,我们就从礼物产品出发,一起来探讨,当然,礼物属性只是一个方向,还有节日主题,活动主题,细分人群,细分场景等等...
拿到这样一个开发任务之后,我们需要做什么?肯定是先收集与gifts和gift相关的所有搜索词。
我们通过搜索词工具,ABA品牌分析也可以,把所有搜索词进行下载,就获得了一个完整的词库,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词库的分类:
我们把搜索词词库进行词频分析,然后做词义标签,这一步非常难,且耗费时间,需要手动打标签,我们的词根根据词义可以分为场景词,人群词,特征词等等,为什么要进行分类呢?因为礼物属性是一个非常宽泛且庞大的需求,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在不同的需求背景下,对产品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针对一款键盘,我3月份买是因为我需要一个办公键盘,我会去搜索办公用键盘之类的词;6月份的时候我想打游戏了,我可能想要更专业的游戏键盘,我会去搜索游戏键盘之类的词;9月份的时候,我朋友过生日,他是一个电竞爱好者,所以我想买一个键盘送给他,我会搜索电竞爱好者礼物来购买键盘,这个案例是不是很清晰了...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有没有发现,同样买一个键盘,我的动机是不是完全不同,我的搜索词是不是也完全不同,所以搜索词分类的价值就在于更精准的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动机。
基于刚刚的搜索词词库,比如我想针对细分人群去做产品开发,解决精准需求来实现产品差异化,那有特色的人群有哪些男人?女人?儿童?这些看着是人群标签,但是受众面太大了,不够精准,那如何更精准呢?一定是有明显特征的,比如职业-护士,比如人生关键节点-新婚夫妇
你看,围绕职业标签,我是不是挖掘到了一个很精准的人群,护士,然后我就把与护士相关的礼物搜索词单独分类出来,我是不是就可以围绕这一类搜索词来进行产品的挖掘和分析...
那我拿到针对细分需求的搜索词之后,就开始挖掘案例,然后把案例进行量化分析,需求规模,利润空间,竞争程度,供应链成本,产品是否可以延伸和系列化开发等...就跟大家做常规产品开发的分析大同小异。
比如针对情侣订婚礼物,我就挖掘到了一个美国本土品牌店铺,你们看看他们店铺的产品,是不是基础热销款,然后制作一个主题:订婚礼物
是不是很有意思的店铺?全部是基础产品,也是热销类型的生活必需品,通过订婚礼物的主题设计,做成礼物,实现高溢价,然后供应链迁移到多个垂直品类实现规模化。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理解了基于搜索词需求开发的方法论了吗?核心我再提炼下:
基于VOC开发其实更多是做产品升级的机会,做需求创新的机会比较少,所以VOC分析来做产品开发,一定要对产品品类的消费数据、消费属性、市场竞争有很好的认识后,才能找到大机会。今天我给大家先分享一个小策略,如何在不熟悉品类的情况下,通过VOC找到一些需求方向。
VOC就是用户的review,通过分析review来看消费者画像,用户购买动机,用户好评差评反馈等等,来挖掘细分机会。
比如针对毛绒玩具品类,假设我对这个品类完全不了解的情况,进去就是完全懵逼的,各种IP,各种动物形象,各种尺寸大小和颜色,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分析,通过快速的浏览品类的产品之后,我们可以大概总结几个点。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初步判断产品开发有几个方向:
1和2是门槛高,3和4是同质化,5是最符合蓝海。识别蓝海机会之后,我们就需要找用户的需求差异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从VOC的角度来分析,我把小类目TOP30的产品review进行了搜集,总计分析10411条文字评论样本。
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购买人群是父母,使用人群是儿童
主要的使用场景是家居室内
主要的使用时间是圣诞节和日常,说明这里有节日主题的需求机会对吧
主要的用户行为是礼物,生日礼物,睡眠和拥抱代表什么?是不是陪伴?是不是说明有情感需求?
消费者画像总结来看,产品有功能需求:枕头,产品有情感需求:陪伴和治愈,产品有审美需求:装饰
从用户的好评反馈来看,主要集中在外观,品质,和情感需求的满足基于以上用户review的反馈分析,我们可以提炼出来一些基本特征:
从用户评论反馈分析,产品需求的主要方向为:礼物属性、生日场景、节日主题。
产品的转化率,退货率,差评率的影响核心:玩偶的质量、玩偶形象设计和尺寸大小、材料柔软度和安全性。
然后我们就可以围绕三个方向来挖掘案例,验证产品的可行性。比如针对生日礼物的垂直场景,我们能不能做生日主题款?
比如针对情感价值的陪伴和治愈,我们能不能做情感主题款?
比如针对节日场景的礼物需求,我们能不能做节日主题款?
OK,你看,这就是我对品类不熟悉的情况下,快速的通过用户VOC反馈来找到产品切入口的策略,通过案例来验证可行性,然后把这些方向批量化开发来布局产品系列。
基于销售数据,看起来是不是像大海捞针?大家想想,在海量的商品数据里,如何去找到容易积累优势的产品方向?我们来提取几个关键词:
符合这几个关键词特征属性的开发模式是什么呢?那就是基于垂直细分品类的系列化开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刷榜单,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要找到优质的方案,一定要再完善以下几个维度:
那我就可以围绕这些材料的品类进行深挖,把全年的产品数据进行透析,我们从一个材料入手,无纺布和布艺材料,然后我就找到另一个品类
我们来复盘一下,通过产品数据来进行产品的挖掘核心逻辑:
1、从财务成本定材料
2、从材料定品类节点
3、挖掘节点全年销售数据
4、分析产品的波动趋势来评估规模和周期
5、分析产品的客单价来评估利润
......
公众号篇幅有限,我把本次蓝海产品开发的快闪复盘完整内容,放在我的圈子里,感兴趣的卖家朋友可以加入进来一起交流碰撞。
Lenry的跨境研习室创建至今,取得了圈友们比较不错的口碑反馈,欢迎更多亚马逊卖家朋友一起加入Lenry的亚马逊圈子,与Lenry一起深度交流碰撞亚马逊SOP业务体系的搭建和落地。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上一篇:七五报告 | 印尼电动二轮车行业研究:二轮车油改电持续推动,新兴市场前景广阔(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