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补货基础逻辑:其实补货是个计算题,重点是保证在亚马逊或者在海外仓的安全库存的情况下不造成产品积压
十一郎与流氓
我的C位
主题: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补货基础逻辑仅供参考。
最近有朋友在问关于补货的事情,补货这个东西其实也蛮简单,但是有时候也不好补,补多了滞销长期仓储费用看着瑟瑟发抖,补少了哼哼不够卖,断货了开始抓头发
其实补货就是个计算题,重点是保证在亚马逊或者在海外仓的安全库存的情况下不造成产品积压 。
我们再补货的似乎和需要清楚几个点:
1.生产或者采购的时间;
2.运输时间(包含国内运输时间,贴标时间,开船时间,开船后到货时间);
3.亚马逊上架时间,如果使用海外仓还需要考虑海外仓的理货时间,卡派的预约时间;
4.平均销量,周销量平均每天,月销量平均销量。
PS:建议把所有的时间按照最长来计算,大家补货咨询货代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工作日/自然日,特别是涉及赔付的货代限时达。
那么我们补货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1.没有海外仓,从国内直发,一般开始的时候走空运居多,等后面销量起来再海运,但是我发现很多卖家卖了很久之后还是一直发空运。
2.有海外仓的卖家,从工厂发货到海外仓,再从海外仓到亚马逊,海运的比较多,空运不是没有可能比较少,哈哈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几年都没有体验空运和红单的乐趣的伙伴。
3.没有海外仓走海运,头程走海运,尾程可以选择走卡派或者ups。
4.走一部分空运,然后走一部分海运。
(PS:这里说的是美国常见,如果说欧洲那就加个铁路)
从海外仓到亚马逊仓库又存在:
1.亚马逊卡派自提;
2.亚马逊合作UPS自提;
3.海外仓直接发卡派;
4.海外仓发ups。
尾程走卡派和ups的区别是什么呢?
我自己的理解可能比较片面,ups的签收会比卡派快,但是卡派的上架速度会比ups快一点这里的快一点是相对而言,ups可以提供pod单,但是卡派无法提供,还会有其他的区别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我相信货代朋友很乐意解答,咱们评论区见具体选择方式需要对比价格和时效以及补货的数量来决定,每个货代公司有些服务上面是会有区别的
这里其实很多运营都知道,我说这么多主要是为了照顾我未来不知道在哪里的徒弟和一些新手朋友,老运营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点不耐烦或者开始抬扛了,没关系,下面就简单说一下补货的方法。
方法一:
我们直接在后台配送报告---库存--管理亚马逊物流库存,下载当前库存数据
然后在销量里面所有订单,下载一个月或者一周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截图来源亚马逊后台)
所有订单下载下来之后是TXT文档,我们可以放在库存文件中,然后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选中需要分析数据,在库存数据里面,选择所有数据点击插入,点击数据透视表,把SKU放入行,预留数据和可售数据放入列;
订单数据也是一样,把sku放入行,把数量栏放入列,使用vlookup公式把订单数量导入到刚刚分析好的库存文件中。在订单后面加入一个if公式,逻辑是如果库存小于月订单*2,显示1,大于显示0。
然后我们把显示1的筛选出来,那么1就是我们需要补货的sku,那么我们需要补货多少,这边就涉及补货数量,月订单*2的原因是看看库存够不够两个月的量,正常情况来说少于两个月的货可能库存就不安全了,因为海运最起码是一个月,如果说生产加运输的周期是3个月,那就乘以3,如果说有海外仓逻辑也是一样,从国内到海外仓也是需要一个月,一般海外仓备个一到两个月的量反正说来说去就是计算时间,掐好时间乘以平均销量,在加一点点空间。
那如果是新品的补货,你需要知道自己类目多少排名出多少单,这个做久了基本都能预估出来,预估不出来就看看在这个排名的竞品的大概销量,看对手销量的方法:
1.直接用插件看只能起到参考作用;
2.找到排名差不多的但是没有设置预购的链接,去把他的库存加入购入车,直接999最后实际到购物车的就是现在有的库存数量,第二天在看实际库存,两个数据一减就是当天销量。
废话了很多,简单说就是:卖得好就多补点,卖不好就少补点,好了直接上公式附件,有问题请联系我,没问题请直接用,公式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更改。
(截图来源附件文档)
方法二:
直接使用ERP工具,我这边拿一个工具作为案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如果asin比较少,补货还好,如果是做服装的,光算补货数量都需要算很久,所以这篇文章主要也是针对asin比较多的朋友吧。
建议的补货数量,我看看他的逻辑是
(头程 + 安全天数) * 日销量 - (可售数量 + 入库数量 + 调查数量 + 调拨预留 + 处理预留) = 建议发货FBA量
那么这个里面就存在一个日销量的问题
(截图来源**云)
这个日销量这里是可以编辑的,编辑进来会存在一个权重的问题,按照他们自己的解释,这个权重是自己计算的,具体计算方式没有说,但是有设置权重越高代表你认识那个数据更加接近自己的销售情况
那么在新品期或者在推广期,我考虑计算规则为:三天的平均销量/总销量得到的值为三天的权重系数,七天的也是一样,逻辑是新品期销量在一个上升趋势,所以可以考虑销量占比为权重系数。
对于成熟期的产品可以用3天平均销量/3天的总销量,因为这个时候销量基本趋于稳定,所以计算的值应该偏向平均来看。这里只是正常情况下的填写方法,那如果遇到大促或者旺季,这个系数肯定是需要增加的,增加比例可以参考去年的情况或者参考同行数据是在没有就自己预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建议补货数量,这边也建议如果erp的朋友看到后加一个预估的长期仓储费用,这个计算逻辑也很简单,就是商品的体积*商品数量,然后亚马逊后台有固定的每个周期的费用,商品体积亚马逊后台有数据,数量也有,这样会更加直观和方便,包含超龄仓储移除费用也可以预估出来。
以上关于补货的解释就到这里了,比较详细,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有点用,附件补货是自己做的小公式,大家把数据放进去刷新一下就好了【点击结尾阅读原文查看附件】
「知无不言」社区用户创作的精彩主题帖和/或分享会内容的推送,以求“抛砖引玉”共同学习、百家争鸣。
知无不言官方倡导以合规的方式经营店铺和产品,例如与刷单、黑帽或所谓的平台内部渠道等等有关的销售运营方法、方式,是严重违反平台规则和良性竞争秩序的,可以揭露、剖析式讨论,但不应倡导或应用。本文内容并不代表知无不言官方立场,仅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推送,允许百家争鸣,其中一些内容可能与您的观点并非完全相同,欢迎您继续参与讨论。
为方便阅读,原文结构略有调整,未改变原文内容。
所有来源于「知无不言」的内容,转载请注明出自「知无不言」跨境电商社区。
「 精彩回帖 」
匿名用户
青春版:
卖得好就多补点,卖不好就少补点。
旗舰版:
1.生产或者采购的时间;
2.运输时间(包含国内运输时间,贴标时间,开船时间,开船后到货时间);
3.亚马逊上架时间,如果使用海外仓还需要考虑海外仓的理货时间,卡派的预约时间;
4.平均销量,周销量平均每天,月销量平均销量;
5.产品推广状态:新品期/推广期/成熟期,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补货权重系数;
6.大促或旺季:提高补货权重系数;
7.预估长期仓储费用。
本人关于补货的一些观点:
另外就是看一些主要关键词季节表现;在后台ABA热门搜索词里面,针对产品的一些关键词:按月度查看往年的“搜索率排名”变化趋势,或者通过插件也行,稳定款的话再考虑一下同比环比数据。
melokoukou - 亚马逊金城武
1. 基本上大部分产品可以按照楼主所说的去补货,用公式去算所需要的补货量,需要注意每周都需要去更新数据,查看近期是否有波动比较大的产品。
2. 按照目的需求去补货,想要着重推且有信心推上去的产品,制定日目标销量,根据销量去补45天销售周期的库存,这种可能会存在问题就是目标太理想化,库存容易备多(卖得好还怕它卖不出去吗,慢慢卖呗那就)。
不靠谱先生 - 90后萌新
周期好定,但是销量预测这个真的是有点麻烦。
现在想的就是方法一,每周都补。但是工厂的供货有些跟不上节奏,要预留更多的备货时间,头程周期也不是很稳定。库存滞后还是很明显。
方法二:海空结合,空运虽然贵,但是只要不亏,或者不亏太多都可以接受,毕竟相比较长时间断货,还是很值的。
妍珍呐 - 只想学习交流,不找资源不需要站外服务,勿扰谢谢
你说的很详细,但是有一半环节会卡在领导那里过不了。即使我已经把很详细的销量预测发给领导看,所有领导的单细胞思维就是:不能保证产品大好前途的情况下,不准补那么多货。等产品真的卖爆了要断货了,领导又来质问你为什么补货没跟紧。
有用知识星球
说一点自己的想法,产品刚上架往往比较容易出,如果不断货还好,断货了如果还是按之前的方法推大概率回不到之前的销量,这个时候容易备多;还有一种,前期低价卖的还不错就多备了货,后来发现不赚钱要涨价,销量下滑库存滞销,得多注意这两种情况。
Melinda98 - 98-亚马逊运营
赞同来自: 文艺女青年 、 跨境小韭菜一一 、 xiaohan
我们的补货逻辑很粗暴 标准件 按日均销量计算,满足45天销售即可,可支持发快递,优点:能拉动周转率,积压的库存也会减少,缺点:就是利润难控制。
知无不言社区・跨境电商人的科学世界
出海 │ 品牌 │技术 │ 方法 │ 趋势 │ 人物 │ 故事
推荐阅读
▼ 上下滑动查看往期内容
点击左下“分享”,右下“在看”
让知识通过传播产生更多价值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上一篇:8040报错的解决方案及思路,历经2周时间终于研究出一些成果,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