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疫情防控物资超8亿元,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遭限制
雨果网获悉,近日,海关总署党委发出通知,共进口疫情防控物资2.4万批次,5970.8万件,价值1.5亿元。其中防护用品占97.6%,共5969.4万件,价值1.47亿元,主要包括口罩5071.8万只,防护服52.8万件,护目镜6.8万副;消毒物品共1.1万件,价值86.4万元。 (海关总署官网截图) 据海关统计,1月24日至2月2日,共进口疫情防控物资9.4万批次,2.4亿件,价值8.1亿元。其中防护用品占74.9%,共2.3亿件,价值6.1亿元,主要包括口罩2.2亿只,防护服252.9万件,护目镜27.9万副。 据了解,海关已在全国各通关现场设立专门受理窗口和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原则,为疫情防控物资提供便捷高效通关服务。对境外捐赠的疫情防控物资,先登记放行后补办减免税等手续。对专门用于疫情防控治疗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等,即到即提,确保通关“零延时”。在全国所有隶属海关设立咨询热线,并在主要媒体公布,专人负责值守,第一时间响应企业需求,解答问题,指导办理通关业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疫情定性为PHEIC即“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针对可能存在的传播风险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隔离措施,多家航空公司也已缩减或暂停相关客货航线运营。更为重要的是,防疫所需的口罩等医疗物资短缺的影响正逐步蔓延至海外市场。 因担忧疫情扩散和自身防疫物资供给不足,目前已有个别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出口。为更好地服务于相关进口贸易,厦门信保就重点海外国别地区防疫物资出口限制情况梳理分析如下: 已有限制的国家(地区) 1、印度 1月30日,印度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月31日,印度商工部外贸总局签发政令以禁止任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出口。 2、尼泊尔 2月1日,尼泊尔卫生与人口部发布公告, 宣布对口罩等个人防护物资进行核查,并在无法保证库存的情况下限制其出口。 3、中国台湾 台“财政部关务署”发布紧急公告称,1月24日起至2月23日止,为期1个月的期间,“纺织材料制口罩,过滤效果94%及以上者”(即N95口罩)及“其他纺织材料制口罩”管制出口。 疫情较集中的海外国家情况 截至2020年2月3日,海外确诊病例数量TOP10国家分别是: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马来西亚、越南、法国。尽管从以上主要国家来看,大多数具备较为完善的医疗条件,但在疫情突发下,医疗物资紧张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共同面对的难题。 经查询包括当地海关在内的相关政府网站等公开信息渠道,日本、泰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马来西亚、越南、法国等国均未有关于禁止口罩等防疫品出口的消息。但各国情况略有差异。 俄罗斯或存在限制可能 根据2月3日俄媒体最新公开报道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与冠状病毒预防业务总部正在讨论针对出口“个人防护设备”实行临时限制的规定,即俄政府正在考虑限制医用口罩和工作服的出口。该信息得到了该国医疗设备制造商协会主席的证实,其表示,“限制医用口罩和防护服出口决定尚未最终确定,该决策必须由运营总部议定。我们正在讨论制定该禁令的可行性。” 消息人士称,该限制医疗器械出口的议题已经由第一副部长谢尔盖·齐布(Sergei Tsyb)于1月31日在内部会议上进行了讨论。然而,该政策最终出台需要负责冠状病毒预防业务总部的副总理塔季扬娜·戈利科娃(Tatyana Golikova)批准。 总结与展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体上针对口罩等物资出台出口禁令的国家和地区仍属个别。且结合疫情集中度高的海外国家情况来看,虽然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供给紧张的局面,但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目前采取管制出口措施的风险和可能性仍较小。其中,预计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乃至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相关风险相对可能较小,而越南等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管制风险可能相对偏高,当然这也与其本国医疗卫生水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认为,从现阶段来看,相比官方明确的禁令,更多潜在的政策风险将来自海外国家的个别部门命令或通过非官方途径实施的限制措施;且更大的威胁则来自市场,即因短期内需求猛增而导致其自发形成的囤积、抬价现象的蔓延,而也将加剧短缺。因此,以上这些均可能给我们向海外寻求应急资源支持带来实质性的障碍。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