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牌进入中国20年,终于等到好时机 |“年轻人啊”系列

雨果跨境 2018-01-06 1

潮牌进入中国20年,终于等到好时机 |“年轻人啊”系列

2018-01-06 雨果网跨境进口 雨果网跨境进口

你知道吗?2018年,正是潮牌时装爆发的下一个大风口。

《中国有嘻哈》带动潮牌

2017年最火综艺《中国有嘻哈》给观众带来的不止是吴亦凡的freestyle,还有每位选手晋级时带上的大金链子。潮流中人自有他们特立独行的穿衣范式。除了大金链, oversize的大外套和肥仔裤更是选手必备,所以孙八一的商务嘻哈打扮才会突兀到成了一个梗。 

研究潮牌、穿戴潮牌正在成为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的事。换句话说,不管玩不玩嘻哈,是不是街头文化爱好者,都可能是潮牌的消费者。

中国的潮牌市场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加速度阶段。以YOHO!为例,这家以潮流杂志《YOHO!潮流志》起家的垂直电商,去年的年流水达20亿元,平均客单价为400元—500元。其中18到25岁的90后是核心用户,占到60%以上。

国外潮牌“发烧潮”

在不少发烧友心中,站在塔尖的仍然是美国潮牌SUPREME、STUSSY、UNDEFEATED等。它们被潮牌圈视为最正统的继承者。这些品牌的设计理念都源自美国的街头文化(street culture ,也有称urban culture),这种街头文化融合嘻哈乐、街舞、滑板、篮球、DJ等元素,表现年轻人追求独立、反抗和个性的精神,是当时青年亚文化的集合。 

在美国的街头,你可以随时看到踩着supreme滑板的个性青年,掀起由supreme引领的滑板文化风潮。

此外,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运动品牌推出的不少球鞋和T恤,在潮牌爱好者的心里,也是不错的潮流单品,相对于硬核潮牌,它们渗入到更广泛的消费人群。

潮牌爱好者会在淮海中路为了80双YEEZY抢破头,也会买淘宝上国内设计师推出的小众潮牌,这场消费运动关于流行文化,更关乎个性和审美。

尽管潮牌已经进入中国20年,却从没像现在这样被广泛讨论,即使有陈冠希等一众明星在不遗余力地带货、构思设计、投入资金。

这场亚文化普及运动,还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机:全球潮牌圈正开始向日常生活领域泛化,开始融入更多现代精神,潮有了新的文化内涵,而不拘泥于街头文化。这个前提也让潮牌文化有机会从小众走向大众。

这跟原来的潮牌精神很不一样。美国的街头文化之外,优秀的跟随者是日本。由于二战后的原宿成为了美军基地,街头文化也由美军士兵传进了日本。今天的原宿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地名,上升为一种日式街头文化。也以此为据点催生了一批知名独立设计师,创立了GE的藤原浩和卖掉了BAPE的长尾智明(即NIGO)是典型代表。

潮流圈长期是欧、美、日三足鼎立,其中潮牌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年轻人啊”系列

“他们所能接受的是介于最潮的产品和快时尚之间的一个‘混合物’,会去买一些小物件或者买几个潮流单品。”在一家新媒体做潮流编辑的大灵认为,这也是源于近年来混搭风的盛行,不少年轻人为了追求个性、体现差异化,会同时把奢侈品、快时尚和潮牌同时穿在身上。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配LV的包,穿VANS的鞋,甚至是回力的鞋,身上穿件小牌子的白T。 

Timothée就是这样的年轻人,他的工作是媒体编辑。日常生活中,他不但会穿奢侈品牌的外套,还常常会内搭一件国潮T恤,比如Harsh and Cruel,脚上视不同生活场景还会选择运动鞋或者皮鞋。

这种混搭风格的流行也是全球性的,它吸引不少潮流圈之外的品牌。潮牌消费开始从圈层消费扩展至大众消费领域:高街品牌(即快时尚)、奢侈品正通过联名推出新的产品线等方式接触潮牌圈。

优衣库和日本不少潮牌推出联名UT,如朋友圈刷屏的UNIQLO X KAWS等。SUPREME和LV合作的联名包包、服装和鞋子也成了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总是追赶潮流,模仿大牌的淘宝网红店,今年推出的爆款也涵盖了串标(一种字母飘带)和街头风的裤子,这跟它们之前强调的韩系或甜美风都很不一样。

SUPREME和LV推出联名款箱包,销量火爆

国潮:要活下去,但更要调性

对于大部分90、00等新世代潮人来说,如今潮牌文化已经成为型酷和时尚的象征,审美意义大于文化意义。这种跨界让国潮开始渗透进生活领域,甚至不少新的国潮品牌一开始的设计就十分接近日常生活,不那么硬核。

不像明星和国外大牌,国内大部分潮牌主理人创业时,只是刚刚从国内设计专业毕业没多久的普通大学生,他们既没有高质量的时尚资源,也没有多少资金。因此,他们选择加入淘宝上的潮牌集合店铺,或者入驻天猫、有货等平台,名气更大的则会直接开设官网。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潮牌的很多消费者都聚集在北上广,一些知名品牌如MYGE、ROARINGWILD等也都聚集在这些城市。但大多数潮牌初创地往往是在二三四线城市。比如重庆的WHOOSIS、厦门的ANB、武汉的Harsh and Cruel,他们用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这些极富个性的潮牌。因为靠近香港,广东的东莞、江门等小城市也产生了SUPERTOFU、STROLLER等国潮品牌。

足够大的线上平台也开始主动孵化国潮。借着《中国有嘻哈》的热度,爱奇艺推出了自己的节目衍生潮牌R!CH,开发出服装、麦当劳小食盒、饰品等200多个产品,仅授权收入就达数千万元。

贝恩咨询曾预测2017年中国年轻人的服装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YOHO说,在年轻人服装这块大蛋糕中,潮牌占到330亿到350亿左右,由于奢侈品、快时尚、甚至生活品牌的加入,这个市场正在迅速扩大。为了争取年轻消费者,各大平台和资本都掺和进潮流生意。比如虎扑今年1月宣布投资了陈冠希的CLOT,电竞主播五五开也投资创立了潮牌AMONSTER。


本文整理自作者彭倩,如有侵权请联系


查看更多跨境进口电商资讯
长按扫码下载雨果网APP

“阅读原文”下载雨果网APP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信不信Alexa把你房子给烧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雨果跨境

雨果网(跨境电商新媒体)公众号,解读跨境电商热点,挖掘行业商机,分析企业模式,分享跨境电商运营经验、技巧、案例及创业故事。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