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特朗普关税冲击,亚马逊美国本土大卖宣布退市!
出品:卖家之家
作者/编辑:Julyz
近日,曾以便携式无烟炉具闻名的美国户外品牌 Solo Brands(纽交所代码:DTC)因股价持续跌破 1 美元,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通知。
作为亚马逊头部卖家,Solo Brands 的颓势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关税冲击下的成本灾难
根据《上市公司手册》第 802.01D 条,纽约证券交易所监管部门已确定Solo Brands的 A 类普通股不再适合上市,理由是“售价异常低”。
公司有权要求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会委员会对该决定进行审查。纽约证券交易所将在完成所有适用程序后,包括公司对纽约证券交易所监管人员决定的任何上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将公司A类普通股摘牌。
Solo Brands为何会走向衰退呢?
Solo Brands在一份声明中就提到:美国的新关税推高了主要在中国制造的Solo Stove的成本。Solo Brands的户外和服装品牌包括Solo Stove、Chubbies、lle和Oru。Solo Stove是其核心品牌,为该品牌贡献了其大部分收入。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145% 关税成为致命一击。Solo Stove的炉具产品80%依赖中国供应链,关税下该公司无法快速转移产能,最终因无法消化成本上涨而陷入亏损。
关税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Solo Brands的市场已经被蚕食。
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 Solo Stove 品牌营收同比下滑 15.4% 至 2.974 亿美元,拖累集团整体营收下降 8.1% 至 4.55 亿美元。尽管服装支线 Chubbies 逆势增长 10.9%,但难以弥补炉具业务的缺口。独立站流量也出现雪崩式下跌,2025 年 2 月访问量仅 63.32 万次,较前月下滑 35.17%,品牌线上渠道出现信任危机。更严峻的是,Solo Brands 在 2024 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13.2%,核心品牌 Solo Stove 销售额下降近 17%,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持续萎缩。
其股价从2021年IPO时的17美元跌至退市前的0.094美元,市值蒸发99.4%至550万美元。
Solo Brands能否逆转颓势?
Solo Brands 的困境并非个案,眼下不少卖家在关税重压下都呈现相同的难题。
一方面竞争力不够,Solo Stove曾是“无烟炉具”领域的标杆,但近年来缺乏突破性新品,而竞品如BioLite、Outvue等推出更智能的集成系统,抢占市场份额。这也让曾经热衷于Solo Brands的Z世代,如今开始转向性价比更高的新兴品牌。
另一方面,关税重压下,运营成本直接翻倍,但缺乏成本传导能力。尽管 Solo Stove 在亚马逊上仍有产品位列 Best Seller 榜单前三,近一月销量超 1600 件,但品牌溢价能力已大幅削弱。
另外,渠道单一化。尽管DTC模式曾贡献84%的销售额,但2024年该渠道收入暴跌17%。据悉,其2020年营销费用高达1700万美元,而用户增长放缓后,ROI持续走低。
目前,Solo Brands正尝试债务重组,并探索供应链多元化,但成效如何还为未可知。
有业内人士认为,为了重新达到要求,Solo Brands 有六个月的时间在 30 天内实现平均收盘价达到 1.00 美元,这可能需要通过反向股票分割来实现。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权宜之计,而非根治之策。
Solo Brands的退市,不仅是单个品牌的失败,更是全球供应链动荡和消费市场变化的缩影。对于跨境卖家而言,更该明白“爆款思维”不可持续,唯有供应链韧性、产品创新和渠道多元化,才能抵御市场风险。
至于Solo Brands能否重生?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本文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