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关税问题愈演愈烈,跨境电商依然是当下最优解
人才是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吗?为什么有些公司宁愿内部培养人才,也不从市场中直接引进现成的精英?点击报名
作为一名美国站的Mini 卖,最近的关税弄得焦头烂额,于是自己写了点材料捋好思路,确定好方向再前进。发到论坛,希望各位大卖指正。
背景:
截止4.11日美国站关税已经增加到145%,运费成本从之前美森的海运13-16左右,已经增加到24-27,空运成本从原来的50左右,增加到62-65。每千克的价格基本上增加了13左右。(大概的价格,12+千克,货多肯定不是这个价)
并且美国的政策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不排除后续进一步恶化直至无法做美国站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的影响就是贸易战必定会导致美国通货膨胀,可支配收入降低,影响顾客的消费欲望。
问题:
由于美国的物流成本飙升,并且美国的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幅增加了查验的概率,也就导致了时效基本上得大幅度延期,不得不延长备货的周期,叠加上关税的变动,风险增加了很多。如果美国人收入收到影响,或者通货膨胀加重,单量降低,或者价格内卷,美国站的情况会迅速恶化。
好处:
由于美国T86政策的收紧,国内小包裹直邮的路直接被堵死了,会进一步减少来自FBM,TEMU,SHEIN等平台的低价影响,或许会增加FBA的竞争力。
是否坚持跨境电商这个行业?
最近几年,国内经济环境不景气已成事实,大规模的国家补贴就已经能证明这一点,本就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美国又是占据很多市场,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美国市场做不了,必然会进一步的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一大批跨境电商公司裁员或者倒闭,跨境工厂裁员倒闭。
虽然跨境电商并没有占据国内GDP很大的比重,但是这也是离普通人最近的行业,那些原材料或者芯片价格上涨,对于普通人比较远,如果沿海地区众多的供应链裁员倒闭,波及的员工数量就很多了。
综上所述,不仅仅是跨境电商的寒冬到来,国内电商也是更加内卷,如果在跨境的行业能拿到一万多的工资,那换行的话,估计是不可能拿到这么多的。因此感觉,目前跨境电商依然是最优解。虽然更加艰难,但是从中找到突破口,赚美元还是要比赚人民币轻松。
是否坚持亚马逊这个平台呢?
目前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就是亚马逊,还有temu、ebay、速卖通等,亚马逊美国站、欧洲站的运营逻辑很多都是单链接小爆款模式,也就是用心做一条链接,能够有更多的销量,这个销量的上限可以很高,从而保证利润。其他平台,包括temu,走的是多链接,薄利多销的模式。
如果是习惯做精品运营,重新去铺货,一个包裹赚取1,2人民币的利润,那还真不想做。(其他平台了解不多)习惯了亚马逊的打法,换其他平台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美国的政策并没有多么针对哪个平台,但是那种小包裹直邮的模式被堵住,更不利于其他小平台的发展。
temu本质上是一个新平台,上面的链接不够多的时候,上去一个新的产品,就能有一定的单量跟利润,但是长期发展,链接都被填充,利润一定会被平台极致压缩,直至没有利润,或者后续也是需要广告投入的,这是平台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感觉这个平台也是红利殆尽了。因此目前看来,亚马逊平台还是最优解。
做亚马逊是否坚持美国站呢?
美国的关税政策,目前处于非常不友好的境地。在我看来,应该专注目前已经能赚钱的产品上, 能赚钱,并且有一定利润能够覆盖关税带来的物流成本上涨的,可以继续做,观望一下后续的政策。对于需要开模、研发、重货、薄利多销的产品,目前果断搁置,否则一旦关税变动,有可能毫无利润可言。随着物流成本上升,查验率上升,美国站的风险是直线增加的,有可能赚的钱都赔进去了。
同时,也观察一下亚马逊的其他站点,看看是否有合适的产品跟利润。
欧洲站估计后续也会有大量美国站卖家涌入,加上各种认证、税法,感觉欧洲站的利润也会有大幅度影响,广告费也会拉上去。日本站亦然。
因此结论是,美国站能赚钱的先稳住,投入产出比不佳的、备货周期长的,果断搁置,观望政策。同时考察一下其他站点,尽量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别的站点虽然没有被关税影响,但是势必会竞争加剧,利润进一步压缩,本质上还是供需关系决定利润,如果美国站做不了了,势必会唇亡齿寒。
全文总结:
从目前来看,凛冬将至,但是国内各行业,各平台都已经是寒冬了。在经济衰落的周期下,形式已经是不可避免地变坏了。但是综合来看,亚马逊似乎还是最优解,换行也不一定能比现在好。
亚马逊平台也依然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美国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去做风险小的产品,其他的产品还是先搁置。并且多看看其他站点,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面均摊风险。等待政策的变动再伺机而动。
展望:
要是特朗普出以下政策,那美国站怕是得彻底放弃了,按照特朗普的性格,也不是不可能。(纯属个人臆想,未严格思考是否可行)
1、严查税务低申报
2、销售平台需要核查过关单的税务信息才能销售或者提款
3、美国站加入VAT,跟欧洲一样
4、如其他国家想要进入美国市场并且少关税,那就对中国产品征税,比如你要美国减免10%的税务,那么需要该国对中国产品增加20%关税。
匿名用户
最近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作为在跨境行业摸爬滚打数年的老菜皮,对于大伙们关心的两个大问题,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1. 中美最终会走向谈判么?高关税时期会尽可能短么?
我个人的看法就是:放弃幻想!中美双方已经博弈到白热化阶段,是没有任何可谈可妥协的空间。随着东升西落,这是旧秩序破除,新秩序建立的纪元。
从我们这次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来看,就是等着川普给我们加关税,我们主动反击,包括半导体原产地认证等等。我们从逻辑上分析为什么川普会像全球开炮 - 大家想想,川普团队上任接近三个月来做成了哪些事情?
二毛停战?停不下来
逼迫伊朗妥协?目前没看到伊朗妥协的样子,伊沙和解无法破局;
100天内访问中国?连续的小规模加关税试探全被我们反击,派参议员来跟我们谈也没谈成;
内部反腐削减预算?确实砍了一些部门和预算,但是马总管一半都没干到都要辞职了。
川普自己知道,外部无法动刀收割中俄,只能掉头收割内部,整合盟友,但是显然操之过急,因为他们团队知道,再不做出成绩,很快就会被内部力量反噬。这两天的10年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就在今天,美国商务部跳出来说通过中间人跟我们进行谈判接触 - 两个大国之间谈判还需要中间人?我们显然不准备跟他们谈了!
2. 跨境行业还能做么?
包能的!虽然有一系列内外部的挑战,但是中国是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拥有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以及供应链基础设施,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被改变。很多人说东南亚,越南,印度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抢走了,对我们有点影响吧?- 实际上对我们来说,也需要抛掉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太低了),且东南亚国家没有完整的能源电力供应,没有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没有办法在更高层次的制造业与我们竞争的。
那么要怎么做?只能转变思路,不能盯着美国一家市场看。不过这两三年其实大部分类目挺内卷的,利润也不高,有些项目不赚钱正好砍掉也没太大影响。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 不仅局限于亚马逊这个平台,虽然AMZ是最大的平台,但我们跨境搬砖人需要去学习适应一些新的东西了,往跨境复合型人才方向去走,充实自己;
- 高精尖技术类产品转移(技术壁垒不怕关税!我有别人都没有!);
- 目光投向欧美以及金砖国家体系,前两点都需要一些时间沉淀,这点是短期内比较现实可执行的,但是遇到的问题就是会有大量卖家涌入打价格战,对中小卖家不是很友好。
转型确实会有阵痛,但是不想办法转型,真的就没机会了!这就是斗争的残酷,是斗争总会有损失有牺牲的!至少我们国家现在足够强大,美国人不敢与我们开启热战,我们不用真的上前线去跟他们拼命,去真刀真枪硬干。
感觉我啥也不是,欢迎大佬补充..
我们每个搬砖人都是这个时代下渺小的尘埃,既然没办法改变这个大环境,那么就顺势而为,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能做的,真的就这样结束了吗?
最后祝各位跨境搬砖人都能在这段时间内保护好自己,平平安安,咬咬牙扛住这波冲击!觉得累了,就出去走走看看玩玩,也祝愿祖国母亲繁荣昌盛!正义必胜。
不惊云
赞同来自: biki2018 、 大言炎炎 、 yomo111 、 黑色的 、 用点心做好菜
随着特离谱的二进宫,关税大棒砸向种花家,这几天的舆论场是纷纷扬扬,各路大神争相坐坛说法,有恐慌不已的,有说斗争的,也有说爆单的,也有说订单量腰斩的;也有对外贸持悲观的,恐慌的,焦虑的,担忧自己未来怎么办,今天我也贴个尾巴,扯一回虎皮,浅浅聊一聊特离谱时代下的跨境人的生存。
鲁迅说: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鲁迅:“我没说过这个话”。
不管鲁迅说没说,我们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特的尿性就是这样,东一下,西一下,主打一个让你措手不及的信息差,把种花家的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或者说是瞒天过海玩的很溜,看似声东,实则击西,调动他国从而从中利用时机差获利,主打一个“打得过我就枪,打不过我就不认账,装作没有打你这回事”,说不要脸毫不为过,但是对商人来说,这脸要来何用?刀乐才是真爱!
自古有言: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奸不一定是贬义词,这主要说的是商人精明,特只不过是把这奸用到了村与村的交道上。
这种环境下的跨境,肯定是有波动的,但真的是没有希望了,要转行吗? 大可不必,听某一言。
我们先从FBM说起,尤其是10美金以下的产品,这个我是深有体会
举我一个产品为例:某工业品,自发货,售价9.99刀,采购价13,计费重0.18kg,上个月运费33,上上周运费39,刚又看了下运费试算,差不多还是这么多。
乍一看发现没涨价,然后去和某 FBM 货代沟通下,发现事情并那么简单。
如果真如FBM业务说的会比较多的话,假设10/kg,也就是一个品增加了2块的运费,那我这个品确实是要换了,利润被运费吃干净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低客单价的品来说确实是打击挺大,不涨价只能是做慈善,果断选择涨价,毕竟这个品我是自发货,利润为主,没利润做个锤子,卖不动就换品,我卷个锤子卷,没利润卷铺盖睡桥洞么。
随后去和某通业务沟通了下去美国的FBA
也就是说如果我上面那个货发FBA的话,不管空运海运,单个成本要增加 0.18*9=1.62 元,折合美金大概 0.22 美金,也就是说我要提价 0.25美金以上才能回到以前的利润;但真实情况是有多少人选择了提价的?哪怕是其他帖子里说的那些大牌也不见得提价了
假设1KG的品增加了也就1.5美金的运费左右,而1KG的品售价基本不低于50刀了,故而大部分卖家选择的是不涨价,保排名也无可厚非,生意本是无声修罗场,你下它就上,这里也不能说哪个村的人喜欢卷价格,而是每个村都是差不多的,有利益就有争斗,人性如此,不分村落,也希望大家也不要总说自己村的人喜欢卷,借用金老一句话就是“有人就有江湖,有买卖就有伤害”。
如此环境下,作为跨境人怎么办,不说破局,先说生存。
咱们有句古话叫:商不言政。
啥意思?
我们作为一个商人就做好商人的事,商人要做的事就是让对的品在对的时间出现在需要的人手里,当然出现在不需要的人手里也可以。比如说卖和尚梳子。卖商品以外的事情我们就不要去操心了,谈论可以,但若是因此忧虑恐慌,那就大可不必。
天塌了还有一大帮子人在顶着,怕啥,焦虑啥,安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好了。选个好品比内耗有用多了
如古语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不要悲观不要慌,太阳下山有月亮。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FBM的确很难有利润了,特别是5月份以后,小包裹就不能走T86了好像。其实FBA最主要的不是运费上涨,这一些运费也是能承受的,最担心的是贸易战逐步升级带来的不确定性,亚马逊都是重投入,万一货不能清关,万一清关被查低申报,万一后续美国人消费意愿差,等等诸如此类的,毕竟大家备货基本都是几个月开外的,备货的时候风险也得看在几个月开外
不惊云 • 深圳
@小龙虾火锅: 风险与机遇并存,看各公司自己把控发货风险,少量多发
不惊云 • 深圳
@willwsdwd: 你可能误解我意思了,关税的事自有高个去操心,我辈杂草只能在这环境中随机应变生存,决定不了村与村之间的纠纷。所以就是各自做好各自分内的事,随机应变,村子内管事们的事跟我们没关系。
Elsa520 • 东莞
辛苦楼主,满满的正能量,虽然很难大家还是要积极乐观的战斗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小龙虾火锅 、 Anyone 、 PUzhang 、 Kepler
现在做电商的货,基本都是拼柜散货,一条柜子里可能塞了几百上千种不同的商品,海关根本不可能每一个都仔细查。跟以前那种传统外贸不一样,那时候一条柜子就装一种货,申报必须老老实实来,一旦被查就全军覆没,根本不敢乱来。
现在所谓的“双清包税”,说白了就是“低申报”,比如一件明明值几十块的货,报关的时候只报个一两块钱,具体怎么操作就看货代公司怎么把控了。本质上还是走灰色路线。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怎么关税涨了这么多,但运费也就贵了一两块钱,好像也没多大事儿。
但真要哪天美国那边把这个“灰清”的口子彻底封死了,不能再低报、只能按真实货值来申报,那电商这条路就真的凉了。现在我们做电商,选“货代双清包税”服务,其实就相当于把报关的锅都甩给货代了,他们来负责交税。我们这边感受到的,只是运费涨了点。
就拿前段时间来说吧,关税一口气涨了34%,货代立马通知我们运费涨2块钱一公斤。但他们实际报关的时候,肯定不会按真实货值来报,可能就写个1美金,甚至更低。
最近在“知无”上看了一圈,大佬们都挺担心几个点:
一是美国人如果之后消费能力下去了,我们的货可能就卖不动了;
二是如果美国政府再搞点新花样,不让低报了,都必须按真实申报来,那简直是毁灭性打击;
三是要是欧盟也学美国这套,那亚马逊的路基本就可以说拜拜了。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是的,我们本质上担心的并不是这几块钱的运费,而是低申报被堵死了,那就彻底凉凉了
搞美国富婆 • 中国香港
亚马逊代收就麻烦了
跨境守卫者
赞同来自: 小龙虾火锅
展望:要是特朗普出以下政策,那美国站怕是得彻底放弃了,按照特朗普的性格,也不是不可能。(纯属个人臆想,未严格思考是否可行)
1、严查税务低申报
2、销售平台需要核查过关单的税务信息才能销售或者提款
3、美国站加入VAT,跟欧洲一样
4、如其他国家想要进入美国市场并且少关税,那就对中国产品征税,比如你要美国减免10%的税务,那么需要该国对中国产品增加20%关税。
这几个猜想我还是比较认可的,这场仗不好打,能把朝令夕改说成灵活变通的人,真的很难预料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好最坏的打算, 多想几条出路, 就不至于被打的措手不及。
现在经济形式不好, 国内竞争很大,各个行业哀鸿遍野,跨境电商还算是有红利的,虽然现在越来越难做了 但是比起很多行业还是可以继续的。捡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这种变动很大的局势下,我们自己内心要稳。有的老板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为加税布局了。发展不会一成不变,每次遇到困难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都能挺过去的。
alexao
赞同来自: biki2018 、 零零1111 、 小布
不用过度渲染关税对美国站运营的影响。
1.我们大多数卖家70-80%比例大业绩都来自于美国,美国营业额占到大头,关税政策不可否认确实会有一定影响,但是不用过度悲观;
2.目前上升的也就是头程的物流成本,但是货代大多都是双清包税,货物是拼柜混装的,会按照比较低的货值就行申报,然后把这个钱加到我们的运费里面,到目前为止由于关税的影响加的钱也就是几块钱,不会超过一美金;
3.需要清楚的反而是,我们的大头成本仍然是广告,你一个点击都有可能去到几美金,所以好好把控广告的acos 反而可能更能对冲这种成本的上升;正如楼主所言把握高利润产品才是关键;
4.对传统to b外贸的影响是最大的,我们出口美国的外贸订单都停止发货了,所以相比而言做亚马逊跨境确实还算当下比较好了。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你说的是有道理的,对于运费这几块钱的影响,其实还不大,这个在承受范围内。我想表达的意思可能也没表达清楚,我的意思是,对我们卖家来说,更多的看到的是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恶化的趋势,因为我们备货都是几个月的,所以风险也得看到几个月以后,因此现在谨慎一点为好
winwinwin • 厦门
1.美国通涨加剧,会导致非必需品的消费市场低迷; 2.拼柜货值低申报,如果是买单,接下来国内本来就会严查,关税战持续下去的话,美国海关查验率只会变高,你低申报到时候就会被罚还影响备货周期,查验率变高备货周期变长,卖家压货就会变多备货成本就会变高; 3.对于低客单和大件重货,运费的增加比例可不小 广告那些本来就要有的费用,和这个额外增加的能一样?如果再叠加去年新增的库存配置费,卖家的发货成本增加多少了?
GDDDDdZ • 中山
做大件的不敢说话了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小龙虾火锅
楼主分享得非常全面,感谢你的深度思考!你的分析让我深有共鸣,也启发我补充两点想法供参考:
1. 关税与物流成本攻坚:
当前成本飙升确实是痛点。建议将部分高周转产品提前备货至美西第三方仓库,少量多批次补货至FBA,降低查验导致的断货风险。
2. 平台选择的“双轨策略”:
同意亚马逊仍是基本盘,但可尝试“亚马逊+TikTok Shop”组合——前者保利润,后者测新品。TikTok美国电商增长迅猛,其闭环生态对轻小、高复购产品友好,且目前物流仍以本地仓为主,政策风险较低。另可关注沃尔玛WFS,其流量红利期或成新增长点。
凛冬虽至,但跨境人最擅长的恰是在变量中寻找增量。共勉!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同意你所说的,我们现在备货更应该分仓,少量多次,这样尽可能避免某一票被查验导致断货。另外的确也是在有经历的情况下,考虑一下其他站点以及其他平台。做电商就是这样,提前预知市场,在市场以及政策的变化中,不断寻求稳定以及发展。凛冬将至,我们也不是故意去渲染悲观的气氛,只是的确要保留一份谨慎,对未来的风险做好评估与准备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小龙虾火锅
难搞哦,物流费用增加,海关为了查低申报产品肯定会更加频繁的查验从而导致运输时长上的增加,大家务必要缩减那些薄利款,增加单价 这时候还是以利润为主,这时候美国民众也是有些恐慌的,其实我有些产品涨价了订单还增加了 我们不能把货卖完了没赚到钱由于后续查验率上升导致断货啥的就得不偿失了。只要中国的卖家把价格一起增加一些 做亚马逊的卖家也不见得就全是坏事,毕竟TEMU Shein FBM那些低客单靠低利润走量的因为运费成本增加或许亚马逊FBA卖家还有一线生机 加油
一音念yin • 东莞
我们货运都很难定价,市场部都快疯了,价格体感涨幅太高了,有些客户都不能接受,幸好我们有些线本身价格还算是有优势,大家通涨了都还是能保持个4毛左右的优势。。。不然我真是疯了
麦当123 • 郑州
@一音念yin:挖去 你们这个可以啊 我们这边普遍就是涨价1.5-2.5 可以交流一下吗
Wilcyfor • 福州
@一音念yin:求推荐一下物流谢谢
一音念yin • 东莞
@麦当123:私了
一音念yin • 东莞
@Wilcyfor:私了
Younger2025 • 佛山
@一音念yin:什么货代私一下谢谢
一音念yin • 深圳
@Younger2025:私了
小棒online
赞同来自: willwsdwd 、 djj123456 、 uichiargentum 、 葡萄味咖啡Cccc 、 亚马逊混子 更多 »
如果国内消费和内循环能拉起来,其实再来一个美国这么加税,也能消化产能。但是现在国内内需不足,大家对未来预期很弱,稍微挣一点钱都要攒着,储蓄率不断增加。国内工厂关停以及更多人失业的局面要出现了。
Jason99 • 深圳
根源是财富分配不均匀,上层食肉者牢牢占据,下层食草者苦苦挣扎
willwsdwd • 深圳
@Jason99:分配
darius
我们计算了高物流成本和按货值交关税,目前来看最坏就是少了10多个点的利润,生意还可以做,但是就是低利润产品基本就会翻车,这边反而是要求产品端 这边要能做出高利润的产品
匿名用户
5月2日起执行新的关税政策,邮政反馈政策具体方案还不明朗,现涉及寄往美国的邮件可能会面临税费增加、通关受阻及异常退件的风险。建议大家在寄往美国方向的邮件时谨慎发货!!!
Edith丝丝
现在关税170%了,据说有些美国进口商在囤积货物,走转口打算赌这波还没加关税的库存消耗完后,他们手上还有存货直接卖高价,坐等美国人自己先加价,我们再跟着加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willwsdwd 、 人间I惆怅客
如果是售价不涨价不降价的情况下,亚马逊大部分产品还是能抗住的。就怕头部卖家还带头卷,这才是最难的。成本上涨小麦还得跟着降价卷,不知道要倒多少噢。。。。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售价这个,还真不好说,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就怕美国买家信心不足,需求少,这样卖家订单量减少就必然要降价的
火火Jaden • 东莞
@小龙虾火锅: 非常同意你提到的很多担忧。关税本质只是建国能拿出来的一个工具,一个最能把大家拉回谈判桌的理由。他真正的目的还是希望缩小贸易逆差,国债的问题以及让美国产业回流。至于最后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不好说,但是相信建国是忍得住美国自己的阵痛期的,但是消费者可能首先会捂紧钱包了,这种低迷时期会持续多久不知道,又有多少卖家能挺得过这个时期。
一音念yin
赞同来自: 小龙虾火锅 、 LonelyPlanet
未来三个月政策应该还是比较有盼头的,像目前商品的话都已经松口了,后续估计会调整回落一些,像目前这个价格都还是能做,比较担心的是提供清单申报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对,万一堵住低申报,那就完了
一音念yin • 东莞
@小龙虾火锅:其实还是比较乐观的,他现在很多东西都松口了,不太可能再进一步咬紧了。
匿名用户
T86取消后,小包的关税是该怎么计算的?
对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货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将征收其货值的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那这个关税是取高者还是取低者?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具体不清楚,应该是二选一吧,现在的T86已经加到200美金一个包裹了,这肯定发不了了
匿名用户 • 福州
@小龙虾火锅:就是好多都在传取高者计算,头秃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匿名用户 这无论高低,基本上都发不了了
chyu22 • 金华
150美元是最低价,超过按120%算
倔强窜天猴
赞同来自: 小龙虾火锅
不赚钱产品早点清货,还有利润的产品稍微提价,定价权在我们手里,不行就减少销量,追求利润。谁要还是低价螺旋追求销量,那就是大憨憨~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现在不能螺旋了,都会把自己螺旋死
匆匆那年啊
精简才是王道,低利润,负利润的链接淘汰,FBM的退场,FBA涨价的份额入场,还是能做的,这段时间肯定是焦头烂额,沉舟侧畔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hieess
按这个目前关税政策,抛货太难做了,本来头程就是按体积重算的比较贵,现在更难做了,确实如楼主说的,利润太低的产品可以不做了
大陆泰勒斯威夫特 • 中山
现在觉得最难的是没单。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抛货重货就不要做了,除非投产比特别可观,否则运费+备货的成本,就压死人。本身都是走海运降低成本,现在海运费用快赶上空运了
观澜梁朝伟 • 深圳
对于单件体积重达到2kg的低价商品,走不包税渠道是不是更划算
JoJo_Black
在你思考,编辑这篇帖子的时候,有雄心壮志的卖家,无论大小,都已经在加速补货了。迎难而上,才是最优解。该干嘛就干嘛,不要慌!
Outlier • 杭州
这是莽,是蠢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Outlier:他没有考虑到万一政策变化做不了了,加速备过去的货的风险和成本
搞美国富婆 • 中国香港
大部分人还是比较谨慎的,我们将原本要发美国的货转到欧洲了,宁愿断货,也不承担风险。做亚马逊做的是资金周转能力,很多公司都是死在这点上,赚到手的钱才是你的钱!
麦当123
申请关税豁免1:关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网站,查询最新关税豁免政策,通过律师或报关公司递交申请,争取合法减免关税。
匿名用户
这句话说得很好。
如果在跨境的行业能拿到一万多的工资,那换行的话,估计是不可能拿到这么多的。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现在各行业都卷,如果是在跨境就4,5k的工资,换个行也无所谓,大概率也不会差。但是如果工资比较高,换行从小白做起,那的确大概率还不如跨境
昔日锋芒生活磨平 • 珠海
关键是其他行业没那么多双休的企业,唉~
一音念yin • 东莞
@昔日锋芒生活磨平:干这个也没有双休啊。。。双休的活究竟在哪,完全不知道
zouxiaoyu
为什么145%的关税,物流费会上涨十多块,走的都是如实申报吗?
chyu22 • 金华
都是低申报
扫除一切害人虫 • 郑州
实报的话高客单价都不是涨十块这种程度了
XUWUmail • 深圳
如实申报就不是十块这种程度了,145%对比之前的20%左右,涨十多块也就是两刀,说明申报也就是两刀左右。 而且大部分涨的没十多块这么夸张,应该还有些货代趁机捞一笔。 实报的基本全都暂停出货了,比如有个做工业灯的朋友,上周计算出来最近那个订单的税费四十多万刀,他们利润远远没到这个数。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XUWUmail:税费40多万刀太吓人了,按照145%计算的话,估计是30万的货值,这种工厂利润有个3-5万刀就偷着乐了。交不起全额税的
一音念yin • 东莞
你怎么会涨到10块钱左右?虽然市面大多都在涨价,但你这找的也太离谱了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willwsdwd 、 人间I惆怅客
想知道3月份发货在途还未到港的是否也按145征收?
小龙虾火锅 • 武汉
一般都会按照到港的时候的汇率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广州
要的,昨天到港清关,我的货就被收了145%的关税
山海通Jack • 深圳
是看开船的,不是按到港
池塘里的呱呱蛙 • 深圳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啊真的吗?
XUWUmail • 深圳
@池塘里的呱呱蛙:看你的货代报关时间,很多是提前报的。
三年计划 • 深圳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那你的货代有问题
春去夏至 • 台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查查你的货代
memorycute • 莆田
也可能不是货代有问题,而是故意这样操作,可以乘机捞一笔
冰菓VVVV • 金华
肯定货代有问题,微博看了没。老美海关系统都出问题了暂时没收税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广州
@池塘里的呱呱蛙:我用的AGL 有税单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广州
@三年计划:AGL有问题的话,那真不知道谁靠谱了,10号收到税单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广州
@memorycute:AGL应该不会这样吧 用了5-6年的AGL,还真的从来没有怀疑过AGL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广州
@冰菓VVVV:我第一反应是觉得假消息,因为AGL10号给我发了145%的税单
加把劲公主 • 广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真的吗?新闻上美海关都说还没有收关税
SeattleHusky • 苏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你这肯定有问题吗,不去申诉吗?
真的非常抱歉 • 厦门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AGL肯定是会产生关税的-------------他是正规申报 按照你的申报价值 我们之前走过agl,当时产品是免税的
tangtang11 • 杭州
@加把劲公主:没收不代表不收,会有追溯期
跨境Henry • 东莞
关税上涨早已经从之前的4,9开船变成4.10即时生效了,是因为中国的关税反制提前的。
跨境Henry • 东莞
周末的部分豁免以及美东的海关系统故障只是个例,关税全面上涨已经是事实,上周的美线订舱率直降60%。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一千二了,不然也不会紧急搞个豁免出来
(长按扫码了解详情)
商务合作邮箱:i@tangw.com
往期文章
▼ 上下滑动查看往期内容
注意:公众号发布内容均来自知无不言社区(www.wearesellers.com) 卖家朋友,无法确保经验方法的有效性、最新性、正确性、完整性,仅供卖家朋友们互动交流讨论学习,请大家自行甄别。
所有来源于「知无不言」的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知无不言」社区”。所有发布的内容均以用于交流学习为目的,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处理。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人才是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吗?为什么有些公司宁愿内部培养人才,也不从市场中直接引进现成的精英?
上一篇:2025.04.17亚马逊选品推荐(仅供参考):3D动物图案搞怪头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