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在数字世界一边主动回避,一边错失恐惧,这样的传播环境下如何重塑主流媒体的旗舰品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事业。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短视频大会“主流媒体短视频创新传播”分论坛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副召集人陈旻,以《守正创新打造希望之频未来之频》为题发表主旨发言。
以下内容根据陈旻先生的发言实录整理:
图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视听新媒体中心副召集人 陈旻
2019年11月2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正创新,把新媒体新平台建设好运用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正式上线。
在内容形态上,央视频采用“以短带长、长短结合”模式,持续深耕泛文体、泛资讯、泛知识内容品类,致力于成为有品质的视频社交媒体。上线四年以来,央视频始终将“创新”作为工作主基调主旋律,奋力打造“充满创新、浑身创意、满眼希望”的视听新媒体平台。
截至目前,央视频客户端已达到亿级传播规模,累计下载量5.47亿次,累计激活用户数2.33亿人,月最高活跃用户数7200万人,在新媒体领域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大幅提升,始终走在总台深度融合发展的第一方阵。
总结起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互联网时代,得平台者得天下。央视频是总台直面挑战举全台之力打造的视听新媒体旗舰平台。上线四年来,央视频始终牢记主流媒体社会责任,持续深化融合传播实践,牢固树立用户思维,不断释放总台旗舰新媒体平台价值。
央视频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委连续推出四季“国聘行动”,累计参与企业超4万家,提供职位总数超409万个,收到简历超过3050万份,真正把中央领导牵挂、部委重点工作、用工单位需求、求职者择业、媒体功能与社会责任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主流媒体疫情报道中独树一帜的公益活动品牌。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我们启动了“青年与未来”促进澳门青年发展媒体行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和培训活动助力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我们还上线志愿公益TAB,邀请总台主持人录制“我的志愿故事”系列短视频,发起“志愿填报看这里 高招办来出高招”等服务活动,聚力打造国家志愿服务示范平台。
二是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大小屏一体化传播。
央视频依托总台“春晚”“秋晚”等金字招牌,创新推出《young在春晚》《不一young的春晚》等新媒体互动节目,通过探班直播、VR直播、竖屏模式、独家互动平台等方式实现大小屏一体化融合传播;央视频凭借总台独家赛事版权资源,通过节目EPG、竖屏观赛、会员互动、球迷之夜等活动强势打造“来央视频,看体育赛事”的品牌认知。
特别是我们依托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与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打造了大型融媒体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实现总台财经频道与央视频大小屏台网同播,生动展现龙腾虎跃的现实生活与新时代中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链接起社会优质创作者,构建起共创共享共荣的短视频创作生态,带亿万网友短视频里看中国。与此同时,总台出品的重磅大剧和精品力作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先网后台、台网同播等模式在央视频呈现,实现总台优质内容一体化融合传播。
我们针对总台频道、栏目和主持人资源,有效拓展圈层化传播场域,上线打造了央友圈,“4合院”“小7班”“小九馆”“天下足球”等圈子成为网友聊天互动的活跃社区。
我们上线“手拍”功能,通过活动发起、专题征集等方式汇聚网友的奇思妙想和创作才华,实现用户原创内容一键上传,强化了用户与平台的双向互动。
我们推出的冬奥雪花、人民方队、积分商城、春晚互动等创新互动产品吸引亿万网友热烈参与,有效提升了平台活跃度和用户粘性。
面向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主战场,总台是我们的最大底气。央视频积极践行总台“先网后台、移动优先”的发展战略,充分依托和释放总台资源价值,持续构建新媒体内容生态,用更多的精彩创意、目不暇接的精品IP建设好新媒体新平台,确保实现总台在新媒体领域领先的优势。
2021年央视频依托总台主持人天团创新推出的“央young之夏”口碑成功破圈,宣告了“young”系列年轻态新媒体IP的诞生。后续趁热打铁推出的《冬日暖央young》《开工喜央young》《这young的夏天》等系列融媒体节目,不断丰富新媒体原创内容的创新表达。

《央young之城》《乘着大巴看中国》等项目以央地联动模式,成功探索出与地方文旅共创、共享的项目运作机制。
同时康辉《咬文嚼字》、敬一丹《节气·长城》、王冰冰《闪闪发光的少年》、《王冠红人馆》等新媒体节目持续释放主持人IP效应。2024年元旦期间推出的《记得·2023》年度主题短片由康辉深情讲述,引发全网热议。董丽萍《看“董”你的美》系列短视频不久前刚刚荣获“2023指尖融媒体榜最具影响力短视频”荣誉。
央视频依托总台赛事版权资源,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好赛事转播,不断丰富顶级赛事观赛体验。
-
欧洲杯直播赛事36场,单场最高观看量达4100万人次,助力央视频荣登苹果App Store官方下载排行榜第一;
-
东京奥运会全量转播7000多场赛事,生产超1.7万条短视频,总报道时长超过11000小时,用户累计观看量达26亿人次;
-
北京冬奥会创新运用VR、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为超2000万用户生成个性化“数字雪花”形象;
-
卡塔尔世界杯开发“竖屏看世界杯”“云观赛聊天室”“AR看世界杯”等新玩法,用先进技术赋能赛事互动传播;
-
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央视频直播赛事810场,累计观看量近7亿人次,206次登上多平台热榜热搜。
我们还创新研发《不一young的卡塔尔》《不一young的成都》《不一young的杭州——亚洲航家》等“不一young”系列新媒体原创节目,“来央视频看体育赛事”的品牌认知正在深入人心。

我们强化与大屏联动策划,探索大小屏一体化生产模式。
-
配合《2023年主持人大赛》推出的新媒体节目《好young的主持人》新老主播同台互动,尽情展现主持人年轻风采;
-
借助《中国诗词大会》品牌效应创新推出的文化类轻综艺《中国诗词小会》以更具网感更符合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方式开启诗词文化秀新模式;
-
依托《非遗里的中国》研发的新媒体衍生节目《非遗正年轻》聚焦非遗的“年轻化”和传承的“年轻人”,以工匠精神引发网友情感共振。
-
大型原创戏歌唱演节目《国风超有戏》衍生新媒体节目《国风超有戏·路演计划》也于12月28日在央视频登场,带领观众走进别开生面的“超有戏”国风路演音乐会,感受古韵与潮流的碰撞与融合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央视频作为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推进传统文化释放时代活力,更好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央视频联动总台各节目中心、地方总站和总经理室,共同打造一系列具有商务价值的“小屏定制化”项目和独家原创IP,更好赋能地方文旅、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央地合作”版图,实现内容IP商业价值转化。
面对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所带来的广阔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我们的媒体人设也需要不断进化,加快推进全链条、全方位、全领域创新,努力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2019年国庆70周年期间,央视频推出《此时此刻》国庆阅兵直播进院线项目,创新融合了荧屏和荧幕,实现了线下线上联动传播,打造了“云端同场”的震撼视听体验;
我们在上线初期打造的《疫情24小时》两神山慢直播成为疫情期间的现象级公共传播事件,催生年度网络热词“云监工”,也宣告了“慢直播”这一直播形态的诞生;
此后以“云充电”为开端,“云”系列项目应运而生,成为全网爆款。
4K彩色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让老电影焕发了新光彩,并重新走进全国电影院线,唤醒几代国人的共同记忆,以匠心致敬奋斗初心,以着色赞扬英雄本色……
我们打造的竖屏看世界杯、竖屏看春晚秋晚、竖屏夏日歌会等节目,通过搭建竖屏拍摄系统,适配移动端竖屏观看模式,丰富和优化用户观看体验,是央视频从创作、制作到传播全链路探索移动优先战略和全新视听体验的崭新尝试。
目前,央视频的VR直播、AI剪辑、5G消息、8K沉浸式观赛、AI虚拟人等技术正得到深度应用,同时我们正致力于深入研发人工智能生产能力(AIGC),推出“央小频”AI智能助手,打造助医央小频、助农央小频和助学央小频等技术引领型工具,开拓新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央视频的技术创新能力、用户交互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向技术要能力,向融合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2024年是央视频上线第五年,我们将持续丰富内容生态,运营生态,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以“大象也要学会跳街舞”的精神风貌拥抱互联网,建设新媒体,使主流媒体牢牢占据新兴舆论场的主阵地,奋力将央视频打造成为希望之频未来之频。
注:关注“德外5号”发送“希望之频”即可下载陈旻先生《守正创新打造希望之频未来之频》PDF版发言稿。
请原文转载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数据、结论及数据说明,并注明来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与解读均不代表CTR观点,对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CTR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海外版“拼多多”Temu骂声这么高为什么做的人还这么多?
上一篇:Etsy 平台正在爆单的产品 2023.12(US)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