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块链: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周末读书
内容简介
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区块链已经成为数据生产要素化和数据资产化的理想支撑平台,在与产业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从单一的数字货币应用延伸到各行各业的场景之中,产业区块链,正在成为区块链发展的新空间。
这本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腾讯研究院徐思彦、曹建峰,产业专家孟岩合著的《产业区块链》,从政策、技术、场景落地等多方面总结了当下区块链的发展,并探讨了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和各个产业落地应用的可能性。这本书深度解读了产业区块链全景图,有利于我们对区块链、对产业互联网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认知及理解。
作者简介
汤道生,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董事长。推进腾讯在云与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战略规划和发展,同时联合分管广告营销服务。曾担任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全面负责QQ通信、社交网络平台、增值服务、开放平台的发展策略。
徐思彦,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前沿科技带来的创新经济模式,牵头及参与《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人工智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抓手》《平台时代》等作品。
孟岩,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对于区块链、数字经济领域进行了多层次研究,就区块链行业应用模式、通证经济及其激励机制提出若干创新理论。
曹建峰,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与法律、伦理、社会的交叉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区块链走向舞台中央
第二章 区块链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章 全球进入区块链时代
第四章 中国区块链的产业格局
第五章 产业区块链的应用模式
第六章 “链”接金融
第七章 “链”动文娱
第八章 “链”上可信城市
第九章 “链”透政务治理
第十章 “链”牵民生服务
第十一章 区块链是法外之地吗
第十二章 企业的区块链转型
从“连接”到“链接”,
区块链支撑数据要素发挥价值
数字经济改变我们的生活。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是31.3万亿人民币,大约占GDP的1/3,成为全世界数字经济走得最快的国家之一。有别于传统经济,数字经济基于高科技的深度影响,带来了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刻变化。其中,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是其典型特征,数据资产被定义为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数据被认定为新的生产要素,而且有助于实现其他要素的价值,是最具时代特征、最具“活性”、具有“乘数”作用的新生产要素。这一经济学意义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数字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进入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作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举措,文件提出将相关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这是数据要素可交易可流通的一个关键基础。
在为《产业区块链: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撰写的序言中,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到:区块链借助密码学、共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组合出一种新的数据共享方式,通过数据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与集体维护等措施,让整个系统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从而促成新的信任机制。这有助于“数据”这种新的生产要素更合理地流动和配置,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
由此可见,区块链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它能够有力支持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区块链成为数据生产要素化和数据资产化的理想支撑平台。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上云”。进入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未来业务与产品会更频繁地开始尝试“上链”。从“连接”到“链接”,区块链与云计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共同构成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些新型基础设施,深刻地影响和重塑经济金融组织和社会治理模式。
融入实体经济,
产业区块链成为区块链发展的新空间
区块链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2015年开始,区块链就被当成一个独立于比特币的领域专门研究。和产业互联网类似,区块链技术的本身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应用前景。
2019年10月24日,中央提出“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区块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产业互联网,作为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离不开随时随地可弹性处理海量大数据的计算资源网络,以及促成深度共享协作的信任资源网络,也因此成为区块链技术落地产业场景的关键入口。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为该书作序,他认为,产业互联网不单单指过去常用的信息资源网络,还指随时随地可弹性处理海量大数据的计算资源网络,以及促成深度共享协作的可信资源网络。
区块链借助密码学、共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组合出一种新的数据共享方式,通过数据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与集体维护等措施,让整个系统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从而促成新的信任机制。这有助于“数据”这种新的生产要素更合理地流动和配置,以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同时,区块链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技术架构和独特方案,正在给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各行各业带来创新和启发。
马化腾做序:
区块链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
经过五十年发展,互联网从少数学者的“玩具”,逐渐变为全球数十亿人日常生活与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更为迅猛,仅仅二十多年时间,我们的网民从无到有,目前已超过八亿,并成功实现了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跨越。
最近十年,越来越多的人,从过去找固定地方和时间“上网”,变成随时随地“在线”。正如我们手机的像素越来越高,物理世界在数字世界的映射,颗粒度也越来越细。互联网为我们展开的数字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庞大,并且开始对物理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的互联网服务不仅仅要满足个人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更要逐渐满足包括工业制造企业在内的商业机构和大量公共部门的日常工作需要,从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产业互联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产业互联网不单单指过去常用的信息资源网络。我们至少还需要,随时随地可弹性处理海量大数据的计算资源网络,以及促成深度共享协作的可信资源网络。这也是为什么像早期的互联网一样,大家对云计算和区块链寄予如此巨大的期望。
过去一年,我们看到,除了更多人“上网”,越来越多的企业“上云”,还有一些业务与产品开始尝试“上链”。2019年10月,中央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今天的区块链有望超越“比特币”,远离狂热的炒作,从脚踏实地的谷底起步,开始攀爬产业互联网的长坡。特别是,经历新冠病毒疫情的阻击战,中央把加快推进“新基建”提到新的高度。区块链与云计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有机地融合起来,共同构成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势必深刻地影响和重塑我们的经济金融组织和社会治理模式。
腾讯早在2015年就开始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几年来,我们在电子发票、供应链金融、数字内容保护、产品溯源防伪、医疗处方流转、司法存证、公益寻人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尝试。特别是,2018年在税务部门的主导和推动下,深圳开出了中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并展开区块链电子发票的试点推广。截至今年2月,基于腾讯底层技术和能力的这一区块链电子发票试点,已经广泛扩展到金融保险、零售商超、酒店餐饮、互联网服务等上百个行业,累计注册1.5万户企业,开票超过1600万张。普通用户在商家消费时,就能通过微信支付生成或直接扫码生成区块链电子发票。既节省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大量时间精力,也有效解决了发票“真假难验”“一票多报”等管理难题。
我们也看到,区块链技术远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有大量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待解决。《产业区块链》尝试探讨了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和各个产业落地应用的可能性,这些内容与其说是过往尝试的总结,不如说是未来探索的开始。
编者按:
来源:腾讯研究院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