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到未来——印尼在奔跑(下)

编者按: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梁思聪 Louis(ID:nottingham_lsc),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
上篇文章,我们解密了印尼市场的基本情况。这一篇将从产业角度,重点分析电商、物流、金融领域的发展现状,近距离接触行业,带来全新的视角。

电商:谁是下一个阿里巴巴
根据印尼投资机构 East Venture 数据,印尼电商交易量已经达到270亿美元,位列东南亚国家第一。按照过去几年电商的增长态势,五年后很可能成长为一个超过800亿美元的电商市场,目前电商占整体零售比例2%左右,电商用户占互联网人口比重也仍然较低,而对比中国电商已经占据零售20%左右的发展路径,印尼仍有10倍的潜在增长空间。这也是印尼电商吸引了众多资本入局的原因。
图:印尼头部电商平台——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图:体验印尼便利店中的“黑科技”付款机器
图:探访雅加达北部码头。这里来往的卡车,是给城市输送养分的毛细血管
增长背后,印尼的物流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物流行业天然资产重、投入高、竞争同质化,对比国内目前物流行业的现状来看,利润已经被拉到很低的水平。而在重投入之下,核心的优势是依靠密集的业务量,稳定的订单,压低每单平均成本获得优势,并以此产生规模效应。第二,从物流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处在电商红利期的快递领域绝对值仍然较低,干线和整车运输才是更广阔的存量市场,如国内的运满满和货车帮合并后的满帮集团从事车货匹配平台,顺势切入汽车后市场、金融等服务,至今已经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印尼货运整体上仍然是非常传统的,有大量的改造空间,如整合零散运力、车后服务、提高匹配效率降低空跑现象等。物流吸引资本的关注,例如物流运力货物匹配平台 Kargo ,卡车货运平台 Ritase 在去年分别完成了种子轮和A轮融资。而对于物流千亿美元的大市场,利用科技改造勉强能算开始。

金融进行时
如今,印尼银行卡渗透率依然较低,信用卡更是不足3%。而在线支付正如前文所提到,依然处于成长,远没有国内微信、支付宝便利,即使 Gojek 旗下的 GoPay 已经做到印尼市场第一,但是应用场景也限于Go-jek生态闭环,难以延伸到线下场景。从2016年起一大批的 P2P 、小额贷中国出海公司来印尼,对金融科技的崛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结果是印尼市场持续了短暂的风口,随着监管收紧、竞争更激烈、逾期率激增,去年已经有大批现金贷公司清算退场,但是客观来讲,他们教育了印尼市场一大批原始用户,加快了金融科技的渗透进程。在一个下午我见到了印尼创业周末(Start-up Weekend)核心成员 Mario ,他自己也是一位创业者,通过工具属性的记账功能,切入消费、理财一键管理平台。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度不断提高,数字化不断提高是个人理财的必然趋势。还有一些应用在具体生产场景的金融科技项目——例如初创公司 Crowde 。印尼农业虽然从总量上来看只占了 GDP 的13%,然而却吸纳了多数就业人口。Crowde 发现农民缺少资本,很多农民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刚开始他们建立了农民的 P2P 平台,后来发现风控难度大,有些农民拿到了贷款就无法追踪钱的用途。于是团队转变了思路,和线下农产品商店合作,农民在购买种子、化肥时可以选择 Crowde 的信贷服务,这样让农民获得资金支持,又保证了贷款用途便利风控,农民有了多余的闲置资金还可以选择通过平台放贷给其他农民,赚取利息收入;除此之外 Crowde 也帮助农民对接下游农产品渠道销售,资金回流,完成了农产品领域金融服务的闭环。
图:与印尼创业者、骞之和出海创始人 Johnson ,探讨印尼未来趋势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上一篇:印度银行Yes Bank业务暂停 部分中国出海企业资金被冻结?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