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卖家千万注意!这类敏感产品能不碰尽量别碰!

雨果网 2019-04-01 1

亚马逊卖家千万注意!这类敏感产品能不碰尽量别碰!

雨果网 跨境电商雨果网 今天

点击上方置顶雨果网,不错过跨境电商大小事

据悉,美国在线零售巨头亚马逊在本月受到了媒体的关注,美国媒体PJ Media报道指出亚马逊的产品listings中包含有“恋童癖儿童性爱玩偶”,并对玩偶细节进行了详细描述(如下图)。

PJ Media的报道中附上了这些儿童性爱玩偶的截图,文章的作者Megan Fox还在3月23日进行了一场直播,向网友展示亚马逊平台上的相关listings。不过,在文章发表后,亚马逊已经删除了网站上相关产品的listings。


亚马逊的一位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证实,确实有卖家刊登了这些娃娃,但已经被亚马逊删除了,亚马逊将不再出售这些问题产品。

根据Fox直播时的描述,亚马逊在她文章发布后“不到3分钟”的时间内快速删除了网站上的商品,这表明亚马逊在意识到这些产品的存在后相对迅速地采取了行动。

此后,相关媒体要求亚马逊对删除产品的原因作出准确的解释,以及相关产品listings是否违反亚马逊的规定,但并没有得到亚马逊的回复。

根据亚马逊的政策和规定,该公司禁止卖家销售以下种类的商品(包括其他):

禁售清单                                                                 

描述如何虐待/欺凌儿童的产品;

描绘儿童或类似儿童角色且带有性暗示的产品;

性健康产品(仅预先获得亚马逊批准卖家可刊登);

性辅助器具(仅预先获得亚马逊批准卖家可刊登);

成人专用的新奇性玩具(仅预先获得亚马逊批准卖家可刊登);

亚马逊警告称,如果卖家试图违反规则刊登上述任一产品,将可能导致以下结果:

Listings移除;

Listings刊登权限限制;

暂停上市特权

删除上市特权

亚马逊保留自行判断listings是否符合其规定的权利。

目前尚不清楚亚马逊移除PJ Media发现的两个玩偶的具体依据。截至3月28日,刊登这些玩偶的卖家仍然是亚马逊活跃卖家。相关媒体也询问了亚马逊为什么没有暂停相关卖家的销售,但并未得到回复。

截至3月28日,在美国购买或出售类似儿童性玩偶并不违法。但值得注意的是,3月27日,佛罗里达州参议院计划对一项法案(SB 160)进行第三次宣读,该法案将禁止“人们故意销售、借出、赠送、分发、传播、展示或篡改儿童性玩偶;或提供相关服务;或将儿童拘禁占为己有;或控制儿童做出相应行为;或以任何形式宣传隐晦信息,如传播儿童性玩偶。”

事实上,2018年美国众议院就通过了一项4655号决议(CREEPER Act),该法案将禁止人们对儿童、具有儿童特征的玩具、娃娃、机器人采取任何的性行为。然而该法案自2018年6月提交给美国参议院,并提交给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后,就一直没有进展。

该法案认为,儿童性玩具的流通应该被禁止,理由是“相关产品和图片的传播将帮助潜在犯罪分子学习如何虐待、威胁、强奸未成年人。”

然而,这类立法的批评者表示,这些娃娃本身并不是“淫秽物品”,禁止它们违反了美国《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中的言论自由权。另一些人则认为,目前并没有研究结果能证明,使用儿童性玩偶会促进或鼓励虐待儿童行为,而禁止其流通能够有效地降低此类犯罪的可能性。

(文/吴小华)

雨果网致力为卖家提供优质干货


▼扫码关注加星标,每天看好文
1
2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下一篇:进口丨海淘日货vs赴日采购,是博弈还是互补?

上一篇:首月免费!店铺盒子告诉你,什么才是多店铺管理的正确姿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雨果网

雨果网(跨境电商新媒体)公众号,解读跨境电商热点,挖掘跨境电商商机,分析跨境电商企业模式,分享跨境电商运营经验、技巧、案例及跨境电商创业故事。

    积分排行* 30分钟更新一次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