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浩:日本用几十年时间打磨一套工业生产模式,我们却在盲目追求工业4.0
闫志浩:日本用几十年时间打磨一套工业生产模式,我们却在盲目追求工业4.0
Nick
C2M转型架构师 / 智能制造专家/
如需沟通,请联系公众号
从中国制造2025到今年“两会”报告,制造业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力。于是关于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等概念铺天盖地,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智能制造跟风现象,无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大企业,小企业都在跟风做智能制造,转型互联网+。
一年过去了,情况怎样呢?似乎浪潮有点褪去,部分企业有些尴尬,所做的项目并没见多大的成效。就此问题我们做个研讨。
以三一集团为例,来看看大型企业智能制造的模式:
大家熟悉的三一重工是制造业的代表,制造能力非常强。据我们了解,三一每5分钟可以生产下线一台挖掘机,每1小时可以生产下线一个风车。但是,三一的商业模式不是卖完就结束,售后还要提供很多的服务,包括维修、故障响应、备件、库存等。
最近,它和腾讯云进行了一个合作,共同搭建了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把全球超过30万台重型机械设备联网连接起来,实时采集超过1万个参数。这样任何地点的设备出现故障时,都可以立刻感知,2小时到现场,20小时解决问题。
甚至,它的商业模式也从过去制造业转变成服务业。比如有施工单位可能买不起这么大型的设备,没关系,你可以租赁。这里还带动了租赁服务业,甚至带来了一些供应链的金融。因此,三一这种传统制造用信息技术实时联网之后,它和客户的生产关系、商业模式都会发生变化。
01
大企业智能制造能成功的原因
◈这种企业本身就是行业的领跑者,他所掌握的资源非常丰富,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到服务以及金融,能够很快速的整合形成本行业的一个智能产业链。
◈企业本身带有大量的客户群体,完成互联网+智能制造转型之后,可以迅速应用到原有的客户群体当中。三一如此,海尔的物联网智能家电也如此。
◈大企业的规模效应,企业规模本身足够大,成本分摊优势明显,特别是信息化系统,只需要一套系统能够应用到很多产品品类,所以能够很大程度的分摊智能制造投资成本;大企业的资金也充足,不需要为智能制造投资所需的现金流而困扰。
◈要持续保持“寡头”级的领先优势,大型企业必须不遗余力的去探索新的方向,可以说转型也是势在必行之举。
◈大企业不缺乏人才,在技术、生产、营销等领域均能够吸引足够优秀的人才,这个也是大企业容易转型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02
小企业实行智能制造困扰所在
◈人才
随着人在生产制造中的角色和作用发生改变,智能制造对员工专业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技术专业性,为了导入智能化的生产模式,企业需要更多的信息化人才、软硬件人才、运营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系统、设备易得、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近四成受访企业担心现有的人才无法配套、适应未来智能制造新的流程。企业购买了新的设备,新的系统,而没有人才去执行,导致投资失败。
◈资源、技术
自身资源不足,对上游供应商没有掌控能力,自身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也欠缺,后端的服务能力更是不足,(有很多企业前期仅仅是做外贸加工,要转型服务国内消费者的能力比较弱)。
◈资金
小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差,现金流不充足,在智能制造方面投入不了太多,即使是利用各种融资、投资的方式能够投入去做了,由于没有足够的客户支撑,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而导致投资回收周期太长,容易拖垮企业。
03
小企业如何做智能制造转型
小企业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能盲目,不能急于求成。正如北航刘强教授的“三不要理论”: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基础时搞智能化”。
☆个人建议小企业转型应该先做几项基础工作:
◈做好基础精益工作
很多中小企业要先补课,我们参与诊断过几百家企业,很多小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管理没做好,企业管理非常落后,仅靠着低价的加工费勉强生存。在诊断的过程中小企业随处可见的比如,库存积压、生产安排不合理、严重的浪费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个情况下需要加快工业2.0及3.0的进程,降低各种不合理的损耗,不合理的浪费,降低本身制造成本,与此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我们在倡导智能制造,倡导工业4.0的时候,需要冷静的思考,企业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日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打造了一套在工业2.0/3.0时代的精益生产模式,这个是我们中小企业发展也不可跨越的。所以不必去盲目跟风大张旗鼓的推动工业4.0,推行智能制造,需要先把基本功练好。
◈导入柔性化的生产制造能力
如今的客户需求逐步碎片化、个性化,所以对生产的需求也是逐步的小批量化,甚至单件的个性化,所以生产型企业首先需要在精益化的基础上建立柔性化的生产能力,从流程方面,到部分的信息化方面导入,达到可以实现柔性化的制造能力。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只是部分的信息化,柔性化不代表智能化。实现这步需要进行流程的优化,精益的布局,加上ERP+MES系统的导入。这个投资对中小型企业还是可以承受的。柔性化能力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的工作来支撑。
◈逐步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企业
企业先加强精益生产、管理提升、技术提升等方面达到在产品创新,工艺质量,成本效率方面做到业内的领先。使自己在原有竞争的格局中做到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如同德国跟日本很多技术性小企业一样,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技术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打造工匠精神的企业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人才,需要具备能够潜心研究技术,并且非常执着,对此工作非常热爱的人才;
•企业文化,企业需要建立适合工匠精神生存的一个文化氛围,身体力行的倡导工匠精神,不是基于口头的宣传;
•对客户的需求的挖掘,所谓的工匠精神是要能够满足消费者某方面的需求,需要针对消费者精准的需求去研究;
•产品文化,这里说的产品文化是指融产品设计、工艺、制作与文化为一体,打造一种带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产品。
智能制造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实现质量效率的最优化,但是他不能解决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问题,不能解决需求的问题。所以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评估,不能盲目跟风,盲目投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来一步步的展开。
-今日互动话题-
在行业中自身哪些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自身资源够不够如何完成智能制造转型?
与企业未来战略是否匹配一致?评估是否有可延续性?
可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抱团交流
一个集大神卖家与逗趣同行于一体的交流群,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进群”哦)。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上一篇:Works with Alexa 系列产品选品解读之客厅用周边产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AMZ520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